地下排烟风机房
地下排烟风机房是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,主要用于火灾时排出烟雾、保障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。以下是关键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:

一、基本功能
- 排烟:火灾时启动,将烟雾通过排烟管道排至室外。
- 补风:配合补风系统维持气压平衡,避免负压阻碍排烟。
- 联动控制: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,自动启动。

二、设计规范要求
-
位置选择
- 宜靠近防烟分区,缩短排烟管道距离。
- 避免与人员密集区域相邻,需独立防火分隔(如耐火极限≥2.0h的隔墙+1.5h的楼板)。
- 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的通道,便于检修。
-
风机选型
- 风量:按防烟分区面积计算(通常≥60m³/(h·㎡))。
- 耐高温:280℃下持续运行≥30分钟(常用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)。
-
管道与阀门
- 排烟管采用不燃材料(如镀锌钢板),耐火极限≥0.5h。
- 设置280℃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,防止火势蔓延。
-
电气与控制
- 双电源供电(末端切换)或柴油发电机备用。
- 联动控制:接收火灾报警信号后自动启动,并反馈运行状态。
-
其他设施
- 机房内设应急照明、消防电话。
- 地面排水措施(防止冷凝水或消防水积聚)。

三、施工与验收要点
- 防火封堵:管道穿墙/楼板时用防火材料密封。
- 减震降噪:风机基础设减震垫,管道连接用软接头。
- 检测验收:测试风机风量、联动功能、阀门启闭状态。

四、常见问题
- 问题1:排烟效率不足
解决:检查管道阻力(避免过多弯头)、风机选型是否匹配。 - 问题2:机房潮湿
解决:加强通风或增设除湿设备。 - 问题3:噪音超标
解决:优化风机安装位置,增加消声器。

五、相关规范
- 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(GB51251-2017)
- 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)
如需具体参数计算或深化设计建议,可提供建筑平面图进一步分析。